▲ 2017西泠春拍
清乾隆·御銘舊端石七光硯
銘文:七柱分明朗七光,旋輪九氣玉清祥。設(shè)如內(nèi)景黃庭注,宜贈山陰內(nèi)史王。乾隆御題。印文:德充符
著錄:《欽定西清硯譜》,第十九卷,乾隆四十七年編。
銘文著錄:《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御制詩四集》。
20.9×12.5×9.2cm
銘者簡介:乾隆帝(1711~1799),名愛新覺羅·弘歷,清高宗,年號乾隆。雍正帝第四子。在位六十年。好學(xué)詩文,乾隆三十七年纂修《四庫全書》,并命撰《會典》、《一統(tǒng)志》及各省通志等,文德武功為清代諸帝之最。嗜書畫,縱情翰墨,囊括歷代法書名畫入藏內(nèi)府,先后命侍臣編纂《石渠寶笈》《秘殿珠林》等。喜在古畫上題詩句,書法趙孟頫,圓潤秀麗,兼擅山水、花卉,偶寫佛像。
以靜為用,是以永年。此八字為清康熙帝銘硯名句。文房四寶中,唯硯用之以靜,故歷萬世而不朽。此句雖習(xí)見不鮮,細(xì)細(xì)品味,大有道家深意。
硯傳千載,歷代寶之者眾,撰文著述,輯之成譜者亦多。宋代如歐陽修之《硯譜》,米芾之《硯史》,唐詢之《硯錄》,葉樾之《端溪硯譜》,明代曹昭《格古要論》中之《論古硯》,高濂《遵生八箋》中之《論研》,乃至清代高鳳翰之《硯史》,紀(jì)曉嵐之《閱微草堂硯譜》,吳蘭修之《端溪硯史》,沈石友之《沈氏硯林》,皆為著名硯學(xué)專述。然若論耗力之巨,規(guī)格之高,圖繪之精,說明之細(xì),乾隆欽命編撰之《欽定西清硯譜》,當(dāng)為群譜之冠。
《西清硯譜》之編纂,始于乾隆四十三年,即乾隆戊戌年,乾隆帝命內(nèi)臣于敏中等人,將內(nèi)府所藏歷代名硯加以甄別揀選,命高手圖繪,并加以說明。據(jù)乾隆帝于硯譜序中所述:“內(nèi)府硯頗多,或傳自勝朝,或棄自國初,如晉玉蘭堂硯,壁水暖硯,久陳之干清宮東西暖閣,因思物繁地博,散置多年,不有以薈綜稗記,或致遺佚失傳,為可惜也?!蹦嗣髮W(xué)士于敏中、梁國治、王杰、董誥、錢汝誠、曹文埴、金士松、陳孝泳等八人負(fù)責(zé)纂修,宮廷畫師門應(yīng)兆負(fù)責(zé)繪圖,歷時四年,成書二十四卷,目錄一卷,乾隆帝親為作序,賜名《西清硯譜》。
全書所收歷代名硯,上起漢唐,下至乾隆本朝所制,共計二百四十方,端、歙、澄泥、磚、瓦及松花石、紫金石、砣幾石、紅絲石等諸種類無所不包。
主持編纂者于敏中(1714一1780年),字叔子,號耐圃,乾隆朝文華殿大學(xué)士,兼戶部尚書。曽主持編纂大量乾隆朝官修圖書,并親自開啟及促進(jìn)《四庫全書》之纂修,為《四庫全書》正總裁。而《西清硯譜》古硯的圖繪部分,即硯之正、背、側(cè)面均由宮廷內(nèi)閣中書,畫師門應(yīng)兆奉敕描繪。門應(yīng)兆是界畫高手,譜中每硯皆摹繪圖形、記錄尺寸,摹繪極為傳神,并有專門名家摹寫銘文,力求絲毫不爽。
在尚無照相技術(shù)的時期,書籍之編纂,圖像記錄為一大難點(diǎn)。畫譜以雕版,尚可存其形似,印譜及硯譜,多籍捶拓之力,存其文字而已,于實(shí)物之整體形式及紋理花色,高下浮凸,則無從措手矣。縱然有心以圖繪為之,多失之草草,因精繪圖形所費(fèi)人物之力,非常人所能致。乾隆帝以一國之主,欽命編成此譜,為禁宮藏硯傳真留影,可謂一大功德。
譜中諸硯,現(xiàn)大部藏于兩岸故宮。臺北故宮曽展出館藏《西清硯譜》中所載之名硯,與硯譜中圖繪參看,可知圖繪之精妙傳神。除館藏以外,另有部分佳硯,散佚民間,難覓其蹤,多年以來,國內(nèi)外大小拍場,雖御銘之硯,所見不少,然譜載之物,從未一現(xiàn),可謂憾事。
本場春拍,我們有幸征得《西清硯譜》所載之佳硯一方,見于《西清硯譜》之第十九卷,譜中題名曰:舊端石七光硯。硯為宋式太史樣,平堂,一字池,硯額處有高眼一顆,硯底抄手內(nèi)留眼柱七枚,高下參差,石眼燦然,故名七光。譜中硯說記曰:硯高六寸五分,寬三寸九分,厚二寸九分,宋水坑端石也,橫理,蕉白青花隱隱,溫潤如玉,硯首正中有鴝鵒活眼一,圓暈明朗。上方則鐫御題詩一首,楷書,鈐寶一,曰德充符。覆手七柱,各有眼。云笈七籖云:七光大明旋輪,九氣上應(yīng)玉清。是硯柱眼圓朗,文光上澈,足為翰墨林中征瑞應(yīng)矣。匣蓋鐫御題詩,與硯同,隸書,鈐寶二,曰乾隆。細(xì)察此硯,長20.9cm,寬12.5cm,高9.2cm,譜中所記尺寸,為清代營造尺,一寸合3.2cm,譜中尺寸折算為厘米,與實(shí)物測量誤差在一毫米以內(nèi)。硯面橫紋明顯,而蕉白青花不甚分明,與譜中所記處處吻合,應(yīng)為同一物無疑。此硯首所鐫乾隆御題詩,見于《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御制詩四集》,題名為《題宋端石七光硯》。
當(dāng)今盛世,收藏之風(fēng)興盛。凡收藏興盛之時,必多贗鼎,市場中所見諸器物乃至?xí)嬕嗖环σ雷V仿制者,雖未必能盡似,亦可炫一時之眼目。然此硯之不可仿之處為硯面石品花紋與硯額之活眼及覆手內(nèi)七枚眼柱。硯面花紋記載明確:橫理,蕉白青花隱隱,與此硯相合。硯額石眼,文記為硯額正中,而圖中所繪,微偏右側(cè),形為橢圓,此點(diǎn)亦與此硯相合。硯石天然,各各不同,目前之技術(shù),亦無法以人工仿造,縱偶有機(jī)緣,得石與所記紋理相似,石眼位置形狀大小亦無法一處不差,且硯背覆手之中,眼柱七枚,長短位置,譜中圖繪清晰,此萬萬不可仿冒之處。此數(shù)處與譜無異,加之其余如尺寸銘文諸項無一不合,則此硯為譜中所記真品無疑矣。惜硯匣不存,甚憾。
據(jù)譜中載,此硯賜予皇十一子,乾隆帝第十一子為成親王永瑆,號少廠,一號鏡泉,別號詒晉齋主人,為清代著名書法家,與翁方綱、劉墉、鐵保并稱。此硯賜出宮禁,終于散落民間,百年間寂寂無聞。而今皇室長物,重現(xiàn)西泠,為天下藏家所寶,于我輩是大幸事,于此硯亦屬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