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是生活中最平常的東西,為尋常百姓所喜、卻也進得宮廷貴胄之門。
白菜古稱“菘”,宋代陸佃在《埤雅》中說:“菘性凌冬晚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謂之白菜,其色青白也”。
白菜是尋常之物,但能夠品味尋常卻是件不尋常的事。宋代詩人陸游一生坎坷,心有氣吞殘?zhí)斨荆瑓s無扶搖青云之途。退居鄉(xiāng)間,每每感嘆之余又不得不適從現(xiàn)實。于是躬耕鄉(xiāng)間食蔬簡便,惟自種白菜:“可憐遇事常遲鈍,九月曲曲種晚菘”。也許這種平淡的生活就如所種白菜一般。故而吃著自己種出的白菜戲作詩曰:“二升畬粟香炊飯,一把畦菘淡煮羹?!奔词篃o酒無肉,淡然之中亦有真味。
白菜這一題材也是歷代文人畫家樂于寫意的題材,具有 “藏至真于淡薄,安貧賤于久長”的文人旨趣。臺北故宮藏有沈周所繪《蔬菜圖軸》,其上題字:“南國昨夜雨,肥勝大官羊。黨氏銷金帳,何曾得一嘗。”寓意甘于淡泊,不惑于榮華。而清代畫家惲壽平在寫生冊《墨菜》上題曰:“不可使士大夫一日不知此味”,徐渭、惲壽平、八大、鄭板橋等等歷代文人畫家都喜墨戲白菜,以寫清白淡然之趣。
白菜這一題材在竹雕中多有所見,封錫祿、鄧渭、王梅鄰、沈全林等竹雕大家皆有此類題材的筆筒、臂擱傳世。故宮藏封錫祿所制圓雕白菜筆筒,可稱精絕,尤為少見。
清·竹根雕白菜
長:14.5cm
而此次西泠竹雕專場中的這件竹雕白菜擺件可以說是近些年來在拍賣市場及竹雕收藏圈中所見最為精彩的作品。白菜圓雕而成,整體形態(tài)略有彎曲。數(shù)片菜葉皆飄逸勁挺、內(nèi)外通連。不僅外部姿態(tài)肖妙、生動,內(nèi)部轉(zhuǎn)折、凹凸亦是一絲不茍。菜葉葉脈絲絲分明、變化有度。葉片的邊緣卷褶自然,數(shù)處蟲蝕的空洞也惟妙惟肖。菜頂部的處理非常困難,材料總是有限,如何讓一個平坦的截面顯得自然而然、毫無拘謹(jǐn)是頗有難度的。作者將此處展現(xiàn)為半張未張的包卷葉面。巧思與妙手使得有限的材料發(fā)揮出無限的美感。它所展現(xiàn)出的紋路、轉(zhuǎn)折、起伏、以及竹材本身的纖維質(zhì)感是如此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置于掌中端視,菜葉上端竹纖維所顯出白菜綠葉部分那種凹凸不平的質(zhì)感,只得借助于手中摩挲的觸覺、在愛不釋手的把玩中才能品得真味。
古代畫論中對書畫有“神”、“逸”、“妙”、“能”的品鑒之說,其中對神品的評述:“應(yīng)物象形,其天機迥高,思與神合。創(chuàng)意立體,妙合化權(quán)。氣韻生動,出于天成,人莫窺其巧者,謂之神品。” 這件竹雕白菜是如此的精彩,惟妙惟肖,卻又超越自然寫實。使純?nèi)煌庠诙子谙У拿栏性谟邢薜牟牧现械玫接篮愕鸟v足。如蟬脫殼,羽化登仙??胺Q竹刻中的“神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