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十分特殊的單元:一方面,政治的腐敗、黑暗導致了諸多社會矛盾的顯現(xiàn)和激化,國勢日漸衰頹;與此同時,文人士大夫的思想、行為則格外活躍和解放,追求個性的表現(xiàn)成為普遍風氣,從而在文學藝術領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在書法界,這一時期先后涌現(xiàn)的徐渭、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等人,都是以鮮明的個性風格而享譽墨林,他們所共同代表的“晚明書風”,在整個書法史上留下了引人入勝的奇異光彩。其中,倪元璐更是以其清峻磊落的人格形像以及在生死大節(jié)上的驚人表現(xiàn),贏得了后世格外的崇敬與贊揚,其流傳不多的書畫遺存也成為收藏者們寶愛的珍品。
倪元璐字玉汝,號鴻寶,又號園客,祖籍浙江上虞,萬歷二十一年(一五九三)閏十一月生于山陰(今紹興市)。天啟二年(一六二二)進士,歷官翰林院編修、侍講、南京國子監(jiān)司業(yè)、國子監(jiān)祭酒、兵部右侍郎、戶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端恭勤勉,正直敢言,故為當權(quán)者所忌,尤遭內(nèi)閣首輔溫體仁排抑。崇禎十七年(一六四四)三月十九日,李自成農(nóng)民軍攻入北京城,明朝滅亡,倪元璐在京城家中自縊殉國。身后,南明朝廷贈謚文正,清朝于順治十年(一六五三)追謚文貞,后因避雍正帝胤禛諱仍改稱文正。
倪元璐在后人眼中不僅是一位忠臣烈士,也是一位風格獨樹的書畫名家,這里介紹的書畫合璧卷即是其藝術造詣的典型體現(xiàn)。此卷紙本,高二十五厘米、長三百三十二厘米,前半部分為行書自作《古盤吟為范質(zhì)公吏部》五言古詩一首,共十七行,后半部分畫水墨靈石一區(qū)。卷前有民國間程頌萬篆書“明倪文正公詩畫卷”和黃道周行書“燕起鴻歸”引首兩段,卷后有清初何蘭旌一跋及民國金蓉鏡、陳三立、陳曾壽、朱孝臧、余肇康、夏敬觀、陳夔龍諸人題詩七段;卷外題簽為趙叔孺行書“明倪文正書畫合璧卷真跡”。該卷曾著錄于乾隆間陳焯的《湘管齋寓賞編》卷四,書中對此卷的質(zhì)地、書畫內(nèi)容、鈐印及何蘭旌題跋都有詳細記述和考證。民國時為姚虞琴所藏,金蓉鏡以下七人題詩皆為應姚氏之請而作。卷中鈐蓋何蘭旌和姚虞琴二人鑒藏印多方。
此卷所書五言古詩見于《倪文貞公詩集》卷上,題為《古盤吟》,題下有小序云:“吳橋范質(zhì)公吏部園丁掘地得十磁,其九應鋤俱碎,然本頑濫,非可寶者;一獨精妙然得完。質(zhì)公以為有神,吟古盤征和?!卑捶顿|(zhì)公即范景文(一五八七~一六四四),字夢章,號質(zhì)公、且園,直隸吳橋(今河北吳橋市)人,萬歷四十一年(一六一三)進士,崇禎十七年二月以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李自成攻陷北京時投井自盡,為殉國諸臣中官位最高者。據(jù)《倪元璐年譜》及自敘,倪元璐于天啟五年(一六二五)奉詔赴濟南冊封德王,途徑吳橋時,受到讬病居家的吏部郎中范景文的款待,“慷慨定交……留三日乃去,”是為二人定交之始。其間倪元璐作詩數(shù)首,俱見于詩集之中,《古盤吟》當即其一。從集中詩題下小序可知,是范景文家人掘地得一完好古磁盤,范氏先有詩吟詠,再請元璐唱和,遂有此作。此卷詩題寫作“古盤吟為范質(zhì)公吏部”,當是概括集中詩題及小序所述緣由的簡略之舉。墨跡所書有數(shù)字與詩集不同:十行“晦顯緣”,集中作“顯晦緣”;十四行“氷玉壺”,集中作“水玉壺”,當以墨跡為是,因卷中氷字左上一點寫得過于靠下,陳焯著錄中亦誤氷為水;十五行“昌城蕋”、“勿使”,集中作“昌城蘂”、“弗使”,應是作者臨時改易。卷中書詩部分雖未署年月,但后面的畫石則寫明是“戊寅至日偶作”,為崇禎十一年(一六三八),而“至日”通常指冬至日。此時,倪元璐閑居山陰家中,或留連庭除,或探問湖山,過著“意氣閑遠,悠然莫及”的自在生活。從卷中畫石題款來看,應該是作者在閑居之余,畫興偶發(fā),于是拈出舊作《古盤吟》寫成此卷,又借書后余紙乘興點染靈石一區(qū),遂成書畫合璧的佳構(gòu)。作此卷時,倪元璐與范景文已分處浙江和北京,迢遞阻隔,未見二人有音訊聯(lián)系的記載。不管元璐書畫此卷的初衷是否與范氏有關,然而其中包含了兩位殉國忠臣的交往情誼,又有元璐摯友黃道周的妙筆增色,此卷的意義與價值已經(jīng)非同一般了。又據(jù)史載,此年冬季,黃道周降調(diào)江西,赴任途中于杭州西南的大滌山稍作停留,倪元璐曾專程從山陰至此與道周相聚。而此卷前面黃道周行書“燕起鴻歸”四字引首,很可能就是此時在大滌山所書。
倪元璐(1593~1644) 書畫合璧卷
水墨紙本 手卷
1638年作
引首一:26.8×100.5cm 引首二:27.8×63cm
畫心:25×332cm 跋文一:27.8×34.5cm 跋文二:25×55cm
史載倪元璐成進士后,在翰林院為庶吉士時,與黃道周、王鐸關系最密,欣賞者呼為“三株樹”,嫉妒者呼為“三狂人”。三人曾相約攻習書法,黃學鍾繇、王學王獻之、倪學顏真卿。據(jù)倪元璐自述則于顏真卿外,又對蘇東坡情有獨鍾,用功甚深。從倪元璐書法的整體風格看,的確繼承了顏、蘇二家用筆沉實,結(jié)體端穩(wěn)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他的小字尺牘、冊頁和橫卷,從點畫的敦厚、轉(zhuǎn)折的頓按、字形的緊密以及體勢的欹斜等方面,都流露出濃厚的蘇字意趣,顯示出他對蘇東坡書風的喜愛和追摹更為深入、持久。此卷作于崇禎十一年,倪元璐時年四十六歲,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積累,書寫技巧已經(jīng)相當嫻熟,書風面貌也進入穩(wěn)定階段,再加上此時作者生活閑適,心境輕松,所以通篇寫得從容穩(wěn)健,流暢灑脫。其運筆的嫻熟率意與墨色干濕的自然轉(zhuǎn)換,增強了作品整體氣韻的貫通以及虛實變化,而若干枯筆之處,則別有一種朦朧蒼茫的趣味。這些效果都典型地展現(xiàn)出倪元璐書法成熟面目的神態(tài)及魅力。
精擅書法之外,倪元璐也兼能繪畫,尤喜作簡筆山水及松竹文石。此卷后半段的畫石先以輕松的細筆勾勒輪廓,略施以干筆皴擦,再通過濃淡不同的渲染分出陰陽向背,最后用濃墨點苔激活精神,構(gòu)圖生動靈秀,雖只區(qū)區(qū)一石,卻蘊含著起伏、輕重的變化效果,頗有以小見大之勢。在倪元璐存世的畫作中,水墨文石是最多見的題材,往往配以凝練、雋永的識語,簡遠清新,意味深長。這類作品不僅代表了倪元璐的審美追求與習慣樣式,同時更是作者清峻磊落,卓然不群的人格精神的寫照,面對此卷中的靈石,亦當作如是觀。
應該指出的是,在晚明具有個性風格的書家群體中,倪元璐是相對特殊的一位。盡管他的書法造詣和聲望都達到相當?shù)母叨?,然而對于此道,他似乎并不像張瑞圖、王鐸那樣投入和耽迷。相比之下,張、王更接近于是純粹當行的書法家,而倪元璐則把精力主要投入到立德建言、為官施政以及研究學問方面,書法只是陶冶情操的余事。在這一點上,他與視書法為“學問中第七、八乘事”的黃道周堪稱志同道合。由此可以推斷,倪、黃與張、王在大節(jié)出處上的殊途,亦非偶然。因此,倪元璐的作品存世數(shù)量要比同時其它書家少許多,而像此卷這樣的書畫合璧之作更是稀如星鳳。不過這種情況絲毫不影響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和名望,相反,在推崇人格、修養(yǎng),注意大節(jié)、義氣的文化傳統(tǒng)作用下,倪、黃的書畫作品因其作者的歷史地位及影響,更受到后人的珍愛與追捧。
此外,此書畫合璧卷后面的題跋題詩也很有價值。最早的題跋者是清初何蘭旌,據(jù)其跋中自述,其“外母”是倪元璐侄女(按古人稱岳父為外父,“外母”當為岳母),又與元璐長子倪會鼎(字子新)為同窗,故“見文正公墨跡甚多,親文正公亦有年”。他的題跋與鈐于卷中的印鑒,對于此卷的真實性是有力的證明。在何跋之后題詩的金蓉鏡等七人則皆為民國詩壇名家,所題詩詞無不充滿對倪、范二人忠貞、剛烈的贊頌以及壯志未竟,頹波難挽的感嘆。聯(lián)系到諸人中不乏清朝遺民,時當改朝換代不久之際,面對明朝忠烈遺墨,比照眼前時事,所作自然是觸動內(nèi)心的有感而發(fā)。于是這些文字更豐富了此卷的內(nèi)容蘊含,同時也給后人的欣賞、解讀拓寬了理解和聯(lián)想的空間。
(作者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