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2664
估價RMB: 400,000-600,000
成交價RMB: 782,000(含傭金)
曾國藩(1811~1872)、李鴻章(1823~1901)、左宗棠(1812~1885)、彭玉麟(1816~1890)、祁寯藻(1793~1866)、李棠階(1798~1865)、胡林翼(1812~1861)等 晚清重臣信札文稿冊
紙本 冊頁(共三十七頁)
識文:
1. 凈香園聚后……艾堂、秋平、濱石三兄同啟,愚弟阮元頓首。
2. 足米價減,吾鄉(xiāng)亦然,甚喜……兄寯藻手具,八月十九日杭州行館。長兒裸文……浙江全圖寄吾弟一閱。
3. 送來紙張吃食俱收到,程世兄處銀想已送交……銅筆帽大小買幾個來。
4. 星翁老前輩大人閣下,二月初旬數日間……館侍李棠階頓首,花朝后一日。
5. 敬稟者,昨得楚省靖州寄信……年愚侄胡林翼謹稟,初十日,永從途次。
6.苦病兼旬,至今頭猶涔涔也……吾之可勝也,手此載啟,十六。
7.得前函,駭愕痛恨,何可言狀……制林翼頓首,廿二。
8.再。弟近年以來常思與閣下共事一方……弟國藩又啟,十月十九。
9. 士良仁兄大人閣下,何委員解到……愚弟宗棠頓首,四月廿八日,巖州。
10.再。今日接廷寄后,尚未遽宣示……仍祈加意或念敝銜亦可,謹再上。
11. 星叔仁兄年大人閣下……年愚弟李鴻章頓首,四月初九。
12.存之仁兄大人閣下……弟麐頓首,五月十一日,湖口舟次。
題跋:
1. 才難孰與世爭衡,種子存留國可生……通伯先生不相見者數年……乙卯(1915年)夏至,悔庵拜言。鈐?。豪罱浟x?。ò祝?悔叟(白)
2. 此函為先祖咸豐九年(1859)在皖鄂之交書,達袁午橋太年伯者。通伯先生藏此,屬為考定,謹呈一律乞正……曾廣鈞呈稿。鈐印:廣鈞印信(白)
3. 此同治二年(1863)……乙卯(1915年)十一月九日,王樹楠識于宣南之綠勝軒。鈐?。簶溟ò祝?晉卿(朱)
4. 展誦遺箋下筆難,余生秪益褚淵慚……通伯先生以先文忠手澤見示,無可為辭,志媿而已,李經義敬書。鈐?。夯诒Q(朱)
5. 仗節(jié)長江萬里清,賢豪交誼亦多情……通老所贈并屬系以詩,不勝今昔之感。丙辰(1916)夏,方守敦敬書。鈐?。罕P君(朱)
6. 試從全盛日,數到中興年……通伯先生屬題,感賦似正,乙卯(1915年)七月,寶琛。鈐印:陳伯潛(朱)
7. 久不見通伯,跫然遠過出示此冊……乙卯(1915年)重陽前四日,識于京師東城寓廬,衍。鈐?。宏愌苤。ò祝?br /> 8. 前賢劉阮后祁翁,文覓評量或異同……通伯先生屬題,喬樹楠。鈐?。簱p盦(白)
9. 熙朝元輔仰諸城,祁阮文章老更成……通伯先生屬題,乙卯(1915年)冬月,新城王樹楠。鈐印:晉卿(朱)
10. 辛酉(1921年)冬日,將此冊贈仁弟望寶藏之。通伯馬其昶。
說明: 馬其昶舊藏并題跋。李經羲、曾廣鈞、王樹楠、方守敦、陳寶琛、陳衍、喬樹楠題跋,跋中上款為馬其昶。
曾國藩上款為袁甲,李鴻章上款為許庚身,左宗棠上款為史致諤,彭玉麟上款為方宗誠,阮元上款為李斗、黃文昒、李鐘泗。
ZENG GUOFAN, LI HONOGZHANG, ZUO ZONGTANG, PENG YULIN, RUAN YUAN, QI JUNZAO, LI TANGJIE, HU LINYI, ETC. AUTOGRAPH LETTERS AND MANUSCRIPTS
Ink on paper, album (thirty-seven pages)
Note: Inscribed by Ma Qichang, Li Jingyi, Zeng Guangjun, Wang Shunan, Fang Shoudun, Chen Baochen, Chen Yan and Qiao Shunan.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Ma Qichang.
尺寸不一(冊頁尺寸:30.5×18cm)
RMB: 400,000-600,000
作者簡介:
1. 阮元(1764~1849),字伯元、良伯、梁伯,號云臺、蕓臺、雷塘盦主,晚號頤性老人等,室名節(jié)性齋,江蘇儀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進士,授編修。歷任工部侍郎、浙江巡撫,湖廣、兩廣、云貴總督,官至體仁閣大學士。著述宏富。亦工書畫,精鑒賞,尤精篆隸。被尊為一代文宗。
2. 祁寯藻(1793~1866),字叔穎、淳甫、實甫,亦作實父,號春圃,晚號息翁、觀齋,謚號文端,山西壽陽人。嘉慶十九年(1814)進士。歴官湖南、江蘇學政,內閣學士、戶部尚書、軍機大臣、體仁閣大學士。工詩文,善書法。
3. 李棠階(1798~1865),字樹南,號文園,河南河內人。道光進士。咸豐三年(1853),受命赴河北辦團練,防堵太平軍北伐。同治年間,歷任大理寺卿、軍機大臣、工部尚書、禮部尚書等職。
4. 曾國藩(1811~1872),字滌生,湖南湘鄉(xiāng)人。二十七歲中進士,三十二歲以翰林院檢討典試四川,歷官內閣學士及禮部、刑部、吏部侍郎。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工書法、詩文。
5. 胡林翼(1812~1861),字貺生,又字詠芝、潤芝,謚號文忠,湖南益陽人。道光十六年進士,歷任編修,貴東道員,四川、湖北按察使、布政使、巡撫。歷在黔省鎮(zhèn)壓苗民及湖北李元發(fā)起義,聯(lián)合曾國藩在鄂、皖等地鎮(zhèn)壓太平軍,與曾并稱“曾胡”。著有《讀兵史略》、《大清一統(tǒng)輿圖》、《胡文忠公遺書》等。
6.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工書法,歷官浙江巡撫、閩浙總督、陜甘總督等職。光緒七年返京任軍機大臣,管理兵部。兼南洋通商大臣。
7. 李鴻章(1823~1901),字子黻,一字漸甫,號少荃、儀叟,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進士,授編修。累官兩江、湖廣、兩粵、直隸各地督撫,北洋大臣、太子太傅、大學士。工書法,奏章與恩師曾國藩有雙璧之譽,為近代洋務運動實際領導人之一。
8. 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號梅花外史、退省庵主人,湖南衡陽人。官至水師提督、兵部尚書,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書畫家。與曾國藩、左宗棠并稱“大清三杰”,與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稱大清“中興四大名臣”。 軍事之暇,繪畫作詩,以畫梅名世。
鑒藏者簡介:
馬其昶(1855~1930),字通伯,晚號抱潤翁,桐城人。出身書香世家,幼承家學,并問業(yè)于吳汝綸。后又師事張裕釗。宣統(tǒng)二年(1910)授學部主事,充京師大學堂教習。1916年任清史館總纂,撰有《清史稿》之《文苑傳》、《光宣列傳》等。精古文辭,守桐城義法,被譽為桐城派殿軍。著有《抱潤軒文集》。
上款簡介:
1. 李斗(?~1817),字北有,號艾塘(一作艾堂),別號畫舫中人,江蘇儀征人。清代戲曲作家。上舍生。擅詩文詞曲,兼通算學、音律。交游頗廣,與袁枚、阮元、焦循等相往還。有《永報堂詩集》《防風館詩》等。
2. 黃文昒(1736~1809后),字時若,號秋平,江蘇甘泉人。清代重要的戲曲目錄學家。出身揚州,屢試不第,終以貢生。乾隆四十六年(1781)總裁揚州詞曲局,進呈戲曲,晚年游歷齊魯吳越間,頗受阮元等名流器重。研通經史,擅詩文詞曲,著述宏富,著有《掃垢山房詩鈔》《曲海目》。
3. 李鐘泗(1771~1809),字濱石,甘泉人。徒同邑黃洙擘。輿江藩、焦循、黃承吉人稱“江焦黃李”。治縫史,長于《左傅》。嘉度六年(1801)中舉,赴京揀選知縣。著有《讀書管見》《鶴陰書屋集》等,皆不傅。事見焦循《雕菰樓集》、李斗《揚州畫舫錄》等。
4. 袁甲三(1806~1863),字午橋,謚號端敏,河南項城人。袁世凱叔祖。道光進士。歷官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兵科給事中。1853至1861年,多次南下攻捻,先后擔任幫辦團練大臣、欽差大臣漕運總督等。
5. 史致諤(1802~1872),字鐵生、士良、子愚,號耜梁,順天宛平人。進士,授編修,累遷至浙江寧紹道臺,加按察使銜。著有《慎節(jié)齋雜記》。工書法。
6. 許庚身(1825~1894),字星叔,又字吉珊,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咸豐二年(1852)進士??既乳w中書。參與撰修《宣宗成皇帝本紀》皇室宗譜及《臣工列傳》等書。咸豐九年(1859)敘功以侍讀待用。十年(1860)任軍機章京。宮至兵部尚書。
7. 方宗誠(1818~1888),字存之,號柏堂,桐城文派作家。受曾國藩推薦,任棗強縣令。光緒六年(1880)辭官歸隱,十三年(1887)清廷賜五品卿銜。著有《柏堂集》,并與戴鈞衡選編《桐城文錄》一書。
跋者簡介:
1. 李經羲(1860~1925),字仲山,又仲仙,號悔庵,又有仲宣、仲軒、宓生等稱,晚號蛻叟,安徽合肥人。晚年在蘇州筑宅,室名蛻廬。李鴻章侄。清末最后一任的云貴總督。辛亥革命后,任政治會議議長、審計院院長、國務總理兼財政總長等職。
2. 曾廣鈞(1866~1929),字重伯,號觙庵,又號伋安,別署中國之舊民。祖籍湖南衡陽,出生于湘鄉(xiāng)縣。曾國藩長孫。光緒十五年(1889)得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甲午戰(zhàn)爭后,官廣西知府。其詩驚才艷麗,屬溫李一派,王闿運稱為圣童,梁啟超譽為詩界八賢。與當時李希圣、汪榮寶、孫希孟并稱為擅長“玉溪體”的四大家。
3. 王樹楠(1851~1936),字晉卿,晚號陶廬老人,直隸新城縣人,光緒丙子科舉人,丙戊科進士,歷任四川青神縣知縣、彭山縣知縣、資陽縣知縣、富順縣知縣、銅梁縣知縣、新疆布政使。其書法行書風格凝重、瀟灑清致。
4. 方守敦(1865~1939),字常季,更字盤君,安徽省桐城縣人,方宗誠之子。近代詩人、教育家、書法家。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隨吳汝綸往日本考察學制,回國后,力助吳氏創(chuàng)辦桐城學堂,支持陳獨秀在安徽興辦公學。1904年與李光炯等創(chuàng)辦蕪湖安徽公學。1939年與姚孟振等重印《桐城續(xù)修縣志》。酷愛書法,隸書碑體皆具風韻。
5. 陳寶琛(1848~1935),字伯潛,一字伯泉,號弢庵、陶庵,福建閩侯人。同治七年(1868)進士,授編修。歷官江西學政、內閣學士、山西巡撫等,宣統(tǒng)帝(溥儀)師傅、弼徳院顧問大臣。工書法,學黃庭堅,又擅畫松。
6. 陳衍(1856~1937)字叔伊,號石遺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近代文學家。清光緒八年(1882)舉人。曾入臺灣巡撫劉銘傳幕。二十四年,在京城,為《戊戌變法榷議》十條,提倡維新。政變后,湖廣總督張之洞邀往武昌,任官報局總編纂,與沈曾植相識。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學講授,編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蘇州,與章炳麟、金天翮共倡辦國學會。
7. 喬樹楠(1849~1917),字茂軒,又字損庵,華陽人。早負文譽,與仁壽毛瀓(叔云)并稱“蜀兩生”。同治拔貢分發(fā)刑部,精研刑律,折獄明允。歷任主事、郎中,擢御史,遷學部左丞。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fā)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fā)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yè)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yè)、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